以前從沒注意過豌豆在什么時節(jié)成熟,今年從4月份就開始留心,逛菜市場的時候,碰上了就買一些。剝了皮扔在每天早晚熬的稀飯里,慢慢吃上了癮,居然什么飯里都能丟進去一些豌豆,煮方便面時,做咖喱飯時,鍋里碗里都能出現(xiàn)那翡翠般的小身影。
碰上幾天連陰雨買不到豌豆,做飯時還心心念著:要是能有一把豌豆就好了。
對豌豆最初的印象是豌豆炒蝦仁這道名菜。二者不知是誰提升了誰的知名度,餐桌上總是出雙入對,互相成全。豌豆炒蝦仁聽上去簡單,做起來麻煩,吃起來營養(yǎng)豐富。
買回來的新鮮活蝦,去蝦皮、剔蝦線,炒之前把蝦仁用蛋清、生抽抓勻提前腌上,豌豆、胡蘿卜提前焯水,下鍋合起來翻炒幾下,顏色鮮艷,營養(yǎng)豐富,老少咸宜。
豌豆剝起來不累,比野菜好收拾,沒有太多泥,可每次剝起來,還是會耗費一些時間。當我每次把一包翠綠帶皮的細長豌豆莢變成一盆圓圓的豆子時,總是非常治愈和成就感滿滿。這大概就是福樓拜小說中提到的:有種幸福,只有在某些平庸的勞作中才體驗得到。因為這些勞作能輕易克服困難,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讓人志滿意得,別無他求。
我媽做飯講究,豌豆炒蝦仁這道菜,一年四季,她總是信手拈來。遇上沒有鮮豌豆的季節(jié),必須要去超市買保鮮的豌豆做成這道菜。每到這時我總在思考一個問題:論配角的重要性。
我喜歡豌豆,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豌豆做法的多樣性??梢约欲}帶皮水煮當零食,可以炒肉、炒雞蛋、炒蝦仁、煮粥煲湯,放幾顆豌豆增色提味兒。
獨當一面“挑大梁”可以,當配菜“跑龍?zhí)?rdquo;也毫無怨言,這就是豌豆的氣質(zhì)。
最近因常去買豌豆,和菜場上常賣豌豆的幾家菜販子熟悉了,他們說喜歡吃就買回去剝了皮放進保鮮袋冷凍起來可以慢慢地吃上很久,就像愛吃春天的薺菜和槐花,上市的時候多買,焯熟放冰箱冷凍,冬天拿出來包餃子吃,口感還像剛摘的一樣新鮮。我說那樣多沒意思,還是現(xiàn)剝現(xiàn)吃最好。
接近五月下旬,一連幾天都買不到豌豆,常買的一家菜販說他不賣了,豌豆幾乎沒了,我不死心,第二天又轉(zhuǎn)了好久,終于看到有家豌豆黃中帶綠,有很多黃皮不太新鮮,正猶豫著要不要買,老板說:今年最后一次了,不買就真沒了。我一下稱上五六斤,滿滿一大包,拎在手上沉甸甸,買完其他菜準備回家時,發(fā)現(xiàn)剛才賣豌豆的那家已經(jīng)快賣完了,一想到還可以吃上很久的豌豆,心里那叫一個慶幸。
公公和婆婆來我家,看到廚房放著沒來得及剝皮的一包豌豆,婆婆拿出一個大盆,坐在桌前剝起來。我不好意思地說:有些皮黃不太新鮮了。婆婆說:黃皮的熬粥、苞米面有豆味兒最好喝。女兒圍上前來問豌豆能不能吃?婆婆拿起一顆嫩綠嫩綠地放在她嘴里: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