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中午飯,我們隔離點上的全體工作人員就忙著填寫《解除隔離核準表》《解除隔離告知書》《解除集中隔離醫(yī)學觀察移交表》等,雖然是簡單的一式兩份的幾張表,寫起來還得好一會兒。
屋外,夕陽西下,氣溫驟降。隔離點旁邊的兩棵松樹上,幾只小鳥交頭接耳,跳上躍下。下午五點多,解除隔離13人。等把這13人一一對接好,一個一個全部接走,對騰出的房間消殺完畢,薄涼的深秋早已拉下天幕的帳幔。賓館門前的頂燈和外圍帳篷中的光亮在冷風中閃爍,周圍的樓房和遠處村莊的燈光如天上的星星逐一亮起。
大家疲憊地坐在大廳的沙發(fā)上,早已過了晚飯點餐的時間。此刻,家是一個奢侈的字眼。這些棄小家護大家的衛(wèi)士們只能遐想家的溫馨,把壓力和繁瑣轉(zhuǎn)化為堅持。
晚上九點多,又有電話打進來。為了保障高速出口交通正常運行,把需要隔離的返鄉(xiāng)及務工人員盡快分解運送到各個隔離點。電話那邊問我們隔離點能住幾人,我趕緊答復了剩余的空房數(shù)。有10個人要送到我們的隔離點來,這邊沒有保潔,我們的醫(yī)護人員同時做保潔員的工作。三名醫(yī)護人員忙不過來時,我們的兩位警察時常跑前跑后幫忙。大家既要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保護醫(yī)學隔離觀察人員,還要拖著累贅的防護服做清潔工作。此時此刻,必須服從指揮部的統(tǒng)籌分配,為防疫筑起一道銅墻鐵壁,把疫情消滅殆盡。
隔離人員將在十點左右送到。我通知大家稍作休息,做好接人的準備。
時間在一分一秒中流逝,眼看著過了十點鐘。伴著焦急的等待,不時地一遍遍看表,不停地側(cè)耳傾聽,不敢入睡,努力強睜惺忪的雙眼,除了等待,還是等待。
凌晨一點零五分,終于接到了10名醫(yī)學觀察的隔離人員。原來他們的車在半路壞了,等找上拖車耽擱了很久。我們的警察和醫(yī)護人員在漆黑寒冷的深夜又開始忙碌,核實、登記入住人員,建立檔案、填好表格,走完這一系列流程,時間已到了凌晨兩點半。夜色黑沉,街道寂靜冷清,月亮已經(jīng)昏睡,滿天的星星神秘地眨著眼睛。
回頭再看看身旁這些可愛的人,甘于奉獻是他們的座右銘。在夜幕璀璨的星光下,這些辛勞繁忙的身影傾盡自己的力量,用心中的光照亮萬家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