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小東西》寫于幾年前,我卻在幾年后寫下這篇創(chuàng)作談。
坦白說,這并不是我最好的小說,但這一定是一篇真誠之作。
越來越覺得,寫容易,寫好難。
好的標準,正如莎士比亞說的“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今我再讀這個短篇,汗顏無比。如果重寫,我一定會讓細節(jié)更抓人,讓故事更曲折,讓結構更合理……
再寫的,也一定不是這個小故事。但我并不想重新改寫。這個小短篇,仿佛是我創(chuàng)作路上的一粒微塵,它曾真實地存在過,我不想抹去。
我喜歡我自己制造出的這個名叫陳瑛梅的女人,卑微,弱小,敏感,脆弱,堅強……
她的手很巧,一個土豆她可以翻新百樣做出各種口味來,為單調(diào)而貧乏的日子增添可以咀嚼的味道。她習慣了對最挑剔的顧客賠上笑臉,不厭其煩地推銷那些新的產(chǎn)品,忍受顧客的不屑和無理;在家里,她習慣了丈夫十多年如一日的冷淡、漠視;在新的單位,她要習慣同事和領導因為她業(yè)務不熟練而橫加的諸多指責……她要賠上一百個笑臉,積攢一萬噸勇氣,面對這些人的不耐煩和對她的輕視,甚至厭惡;她也習慣了每一天都在惴惴不安中度過,深恐由于自己的不小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是的,她的性格里,有太多的自卑和怯懦。
許多時候,她就像一只被困在玻璃瓶中的飛蟲,只能眼看著瓶子在頑童手中拋來拋去,除了暈頭轉向,她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當一個她并不討厭的男人主動向她示好時,她沒有直接拒絕。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她如此孤單,如此弱力。但是,當這個男人最終越過她所堅守的底線時,她選擇了主動離開,什么都沒有說。
是的,她固然是掙扎著生存的,甚至許多時候她連呼吸都是艱難的,但她有自己的堅守,有原則,有底線,有尊嚴,有溫度。
許多時候,“小東西”們的心里淤塞著羞恥和眼淚,不知所措??粗臻熛蚯安粩嘌由斓穆访?,“小東西”們不知道自己該走向哪里。
我的朋友權芳也喜歡寫作。她看完這篇小說后說了兩個字:難過。
我寫的時候,包括再讀的時候,同樣很難過。這世間,有多少個陳瑛梅這樣的努力生活,為生存拼盡全力,掙扎在瑣碎的、庸常的婚姻里,需要放下自尊去面對……所有這一切,也許沒有來由。當你躲不開時,只能默默承受。所以,每一個陳瑛梅都得這樣拼力奔跑,也許他們奔跑的姿態(tài)并不矯健,不優(yōu)美,甚至身形笨拙,呆板,可笑。
生活優(yōu)渥的人也許很難理解明知一個豬腿可能有問題,卻不得不冒險吃下那種感受。在有些生活輕松、經(jīng)濟寬裕的人眼里,陳瑛梅們,無異于一個個的“小東西”。他們的接近和示好,其實只是居高臨下的一種俯就,一種同情,一種對于“小東西”的偶爾的興致,甚至是施舍。因為“小東西”即使有點可愛,終究也是可有可無的,是隨時可以扔下的。
不能否認,“小東西”們很多。
結尾我用不斷奔跑點題。
可能只有不斷地奔跑,才能讓“小東西”們好過一點吧。
但愿那些用盡全力奔跑的“小東西”們,在義無反顧地不斷向前時,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