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件十分重要的任務順利完成,學生們也處于考試中,略感輕松的我終于可以有片刻閑暇,心里便掛念著書、音樂和茶。
我背著包,將雙手插在口袋里,沐著春日傍晚柔柔的風,不緊不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途經校園里小小的池塘“鳳凰湖”,望見了那一簾泛著嫩綠的柳。透過柳簾,依稀可見泛著微波的湖面。我心生歡喜,駐足湖邊的垂柳下,賞一湖春色。水很干凈,微微蕩漾,讓人不禁想起了“溫柔 ”一詞。湖的一角漂著些許綠菜葉,想必是給魚兒準備的美食。
另一角的睡蓮被淹沒了,但我知道它們正在生機勃勃地為驚艷綻放準備著。湖中央兩只小小的水鳥游弋玩耍,偶爾還鉆進水里消失一陣子。我看不出它們是彩色的,心下猜度,會是小野鴨嗎?湖四周的坡面上,茂盛地長著草和灌木;不知名的各色小花明艷而生動,在微風中擺,定然還有我們聽不見的蟲兒伴奏的輕歌。
我信手捻著垂落肩頭的一絲柳,仰頭尋找柳間脆聲歌唱的鳥。“莫愁湖邊走,春光滿枝頭,花兒含羞笑,笑語滿湖流,莫愁湖前留個影,江山秀美人風流……”唱著歌,滿心的歡愉在柔媚的四月天里散蕩開去。
夜幕降臨,一切景物在我的視線中暗淡模糊。鳥兒倦了吧?不知是歸家了,還是在枝頭小寐?華燈初上,蟲兒的吟唱成了夜的前奏,將四圍襯托得更加寂靜。我該回家了。
我獨居的這個家?guī)谉o陽光和風光顧,陳設也十分簡陋。它只是整潔干凈,算不上溫馨雅致。每每走進它,便懷念我曾經的家:寬大,干凈,漂亮,雅致,從不缺少陽光和風,也不缺音樂、紗簾、熏香和茶,更有安享歲月靜好的家人。我也會想念在這里和我一起度過四年的女兒,她去大學了,留給我滿屋的寂寞。但這個家是學校為我準備的,對于一個“行走江湖”的女子而言,它為我遮風擋雨,隨時擁抱疲憊的自己,也給予我作為一名教師的價值和尊嚴,令我感念不已。學校于我已不是一個單位了,是我的第二個家。
我打開不算明亮的也不好看的燈,一番打量后,開始整理。我沒有辦法在一個亂而不潔的環(huán)境里讀書、品茶。幾扇窗開著,雖斷然不會有滿窗的蒼翠,但我還是奢望著風來,哪怕一絲絲,一縷縷。我用鹽洗凈心愛的白瓷杯,幾朵菊,幾朵玫瑰,幾粒蘭貴人,兩勺槐花蜜,茶便沏成了。慢慢攪動茶水時,想起了送我花和茶的朋友,溫暖便浸入我的心間,淌進我的眼眸,在那里暈開溫潤的一片。古典音樂柔美地叩擊著我房里的一切。我斜坐在窗邊的藤椅里,讀著白落梅,讀著張愛玲,讀著周國平,也信手寫寫,并不漂亮但極具個性的字落在紙上,自己的思想在字里行間跳躍,讓我安慰于自己尚不算一個沒落的讀書人。怎么可以?如果我丟失了書卷味,失去一個讀書女子的情懷,我該多么倉皇失措! 于一個讀書人而言,還有什么比精神的豐滿和富足更令人在乎呢?
也不知過了多久,睡意襲來,一番細致的洗漱和護膚后,我躺在軟軟的床上?;秀遍g,聽見雨聲。偶爾一串雨叩著我的窗,如同母親的探詢。不似前夜,風雨雷電夾著冰雹,粗暴地想擊碎我的窗和我的房,讓我在驚懼中不知所措。而今夜的雨,從容而優(yōu)雅,像戴望舒《雨巷》中撐著油紙傘款款走來的江南女子,聽它的響聲便知了。我安然聽雨,享受它在春夜與蟲兒的合奏。突然間想起了“夜來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杜工部。詩人一生不得志,那夜聽雨是否像此刻的我呢?至少心有所憂是一樣的吧?也想到了蘇子“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不羈與曠達。哦,是了!這不就是我想要的嗎?
雨一直下,想著窗外世界里的萬物生靈享受春雨的盛宴,明日必將迎來嶄新且生機勃勃的世界。
我沉沉睡去,夢里落英繽紛,夢里鷹擊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