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書名,“望道”二字,可作名詞,取自陳望道之名,有指陳望道之意,也可作動詞,指的是以陳望道為代表的早期知識分子在尋求真理、救亡圖存的“望道”之旅,以及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矢志不渝的精神風貌,形象展示了早期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
如何以文學方式處理這種重大歷史題材?如何處理好文學性與政治性的融匯呈現?這不僅是作者需要面對的問題,同時也是讀者在閱讀之初會思考的問題。
剛拿到這個作品時,我在想象作者的處理方式,這背后實際上也是一種閱讀期待。期待什么呢?我想,主要有這些方面的內容:作為一部經典著作,《共產黨宣言》究竟是在何種背景下產生的?作為共同執(zhí)筆者的馬克思與恩格斯以怎樣的內心狀態(tài)完成了這部作品?它是如何在中國一點點被介紹、認可,然后經典化、中國化的?作為首位將《共產黨宣言》介紹至國內的譯者,陳望道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的性格、成長經歷如何?為何首位中譯本的譯者是他?《共產黨宣言》與當時中國社會如何建立起千絲萬縷的關聯,并且如何在早期黨員的頭腦中生根發(fā)芽,讓他們體會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并將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變成終身追求?
《望道》對這些問題大多都進行了直接或間接的回答。作者從馬克思與恩格斯的交往寫起,引出《共產黨宣言》的誕生,又從國際形勢轉入國內形勢,緊緊圍繞《共產黨宣言》這條主線,生動展示了這本只有56頁的32開小書,是如何為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點燃新的希望之火,如何影響了一群“望道”們,對于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產生了重要影響,而這群“望道”們又如何改變了中國的命運,并且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持續(xù)不斷從中汲取養(yǎng)分。
文學是人學,總歸要落實到具體的一個個人物上面。作者刻畫了一群內心充滿信仰、不屈不撓的共產黨人群像,寫出了他們的激情與執(zhí)著,寫出了他們默默平凡的偉大。作品中的不少場景描寫感人至深。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間隙,周恩來與陳望道交談,周恩來問陳望道《共產黨宣言》“首印本找到沒有”,陳望道無奈地搖搖頭說“沒有”。周恩來輕輕嘆口氣,“長征的時候,它是我的貼身伙伴呵。本來還想再看一眼,看來這個愿望無法實現了。”陳望道也嘆口氣:“我尋訪多年,一直沒有消息。我已經老朽了,恐怕滿足不了總理的愿望了。”兩位老人無言以對,默默地坐著,顯得失望而無助。的確,這也如作者所寫,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寫《共產黨宣言》時,絕對想不到,一位大國總理在垂暮之年依然對這部作品牽腸掛肚。當然,他們也絕對想不到,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里有數量如此龐大的忠實追隨者。
《望道》雖是一部文學作品,但是里面不乏各種的考據與考證,作者在翔實資料的基礎上給出了合乎邏輯的評判。此外,書中還對《共產黨宣言》的各種譯本進行了梳理,除陳望道譯本外,還有華崗譯本、成徐譯本、陳瘦石譯本、喬冠華譯本、博古校譯本、莫斯科譯本等,作者逐一分析點評,也體現了一種嚴謹的學術態(tài)度。但不管是何種譯本,《共產黨宣言》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不僅是劃破舊時代夜空的那道閃電,更是照耀新時代航程的永恒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