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讓人動容的誠信故事還有不少:湖北黃石農(nóng)民江新波,種菜、養(yǎng)牛十年,為患癌去世的兒子償還20萬元外債;江蘇如皋68歲的母親從慧玉洗碗8年,還清了兒子意外去世留下的50萬元債務……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推崇的美德。中華文化,向來以一諾千金為榮,以背信棄義為恥。無論是“誠信奶奶”,還是“誠信父親”“誠信母親”,都代表了一種美好的價值觀。這美好,不論滄海橫流,也無論白云蒼狗,都是我們這個民族歷經(jīng)磨難生生不息的奧秘之一。
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為這些誠信故事點贊,正是希望中華美好價值和優(yōu)秀傳統(tǒng),繼續(xù)支撐我們前行,讓誠信真正成為民族的標尺,成為社會的共識。
不過,也有網(wǎng)友在跟帖中說,越是讓人感動的,往往也越是社會稀缺。這話,有某種道理,但也沒有道理。于前者,不妨提醒我們要保持問題意識,正視當今社會的確存在誠信缺失的現(xiàn)象,背棄信義、弄虛作假、“逃廢債”、當“老賴”等失信行為仍時有發(fā)生;于后者,是因為我們?nèi)魏螘r候都不能動搖建設誠信社會的信心。畢竟,誠信的價值,深深植根于我們民族基因;畢竟,失信者仍然是少數(shù),背信棄義現(xiàn)象,絕對是社會支流。
當然,基因只是決定了可能性,支流也會污染主河道。誠信建設,靠文化滋養(yǎng),也需要制度保障。
所以,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不斷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突出的誠信缺失問題,既要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tǒng),又要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前不久,國辦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就是要著力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進一步規(guī)范和健全失信行為認定、記錄、歸集、共享、公開、懲戒和信用修復等機制,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邁入高質量發(fā)展的新階段。
可見,誠信建設需要從制度和機制上樹立清晰的導向,那就是“賞罰分明”。制度完善,久久為功,文化滋養(yǎng)的力量就會得到更大釋放,引導更多的人見賢思齊。(易艷剛、張典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