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之上》4月18日開啟首輪點映,貓眼開分9.2,淘票票開分9.1。首映禮當日,影片在全國34城開啟第二輪超前點映。
導演講述
“活著的去找孩子”的臺詞觸動了我
《懸崖之上》以1931年的哈爾濱為背景,講述了共產黨特工前往哈爾濱執(zhí)行秘密任務,在身陷絕境之中不畏犧牲,與敵人斗智斗勇,最終完成使命的故事。
《懸崖之上》是導演張藝謀執(zhí)導的首部諜戰(zhàn)電影,張藝謀表示拍攝這部諜戰(zhàn)片,并非是自己主動的選擇,而是全勇先的劇本感動了他。“我們選劇本都是隨機的,公司拿來這個劇本,我看到后一下就感動了,開頭‘活著的去找孩子’那句臺詞深深觸動我,劇本非常緊湊、非常好看。”
以往對于英雄故事的敘述和英雄形象的塑造往往聚焦于某一個體,尤其是在諜戰(zhàn)片中,更注重圍繞重大任務而展開人物故事,忽略了主人公本身內心的多面性和豐富性。
《懸崖之上》以群像化的呈現(xiàn)塑造了影片中各具特色和個性的共產黨特工形象,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敘事線和感情線,同時又用親情、愛情、戰(zhàn)友情等復雜的情感關系,將每個主人公一一串聯(lián)。
最大挑戰(zhàn)是要把幾個東西粘在一起
張藝謀坦承,拍攝《懸崖之上》最大的挑戰(zhàn)是要把幾個東西粘在一起,“因為影片是全像性,全像性是人人都要有一個點睛之處,要去挖掘,每個人都有瞬間永恒的東西。非常難,對導演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導演功課要做好。其次就是節(jié)奏,我們都知道,諜戰(zhàn)片要把商業(yè)元素融進去,無論我們有多么偉大的寄托和情懷,電影一定要有年輕人喜歡的韻律。不僅僅要抖包袱和反轉。反轉和包袱藏不住,實際上就是要代入,讓觀眾隨著人物呼吸,這個是很難的。”
雖然拍了很多電影,但是張藝謀表示自己要拍到老,學到老,“我還在學習,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東西,今天很特別,也是我第一次坐在觀眾中間跟大家一塊看這部電影,之前我都是在放映室看。在觀眾中間把自己變成一個觀眾看這部電影,看觀眾的共鳴、笑聲,是一個導演最幸福的一刻。我們都熱愛電影,希望拍出好電影向革命先烈致敬,最主要的就是好作品呈現(xiàn)出來他們的精神面貌,希望這部電影受到大家的歡迎。希望這部電影出來能獲得喝彩和支持,這樣的電影創(chuàng)作才會繼續(xù)下去。”
演員吐槽
“難受”是最大的拍攝感受
說起拍攝感受,主創(chuàng)們說得最多的詞就是“難受”。于和偉表示自己是第一次看成片,很感動。從事特工職業(yè)的無名英雄有信仰、有奉獻,掙扎在死亡、危險邊緣,這是非常人的素質。“拍攝的時候很難受,作為演員我入戲以后,其實是挺不舒服的,拍完想趕緊離開現(xiàn)場,忘掉這個人物。”片中扮演反派的倪大紅表示,非常理解于和偉所說的那種壓抑感情,“在看電影的過程中非常難受。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語言,再一次向導演、向親愛的無名英雄們鞠躬致敬。”
秦海璐在片中扮演王郁,這個角色的臺詞非常少,但是第一句臺詞就是“活著的去找孩子”。秦海璐說自己被這一句臺詞感動了:“過去我們看到很多諜戰(zhàn)片,特工都是十項全能選手,戰(zhàn)無不勝,沒有什么難得住他們的,但是卻看不到他們更多像普通人的情感。我覺得王郁這個角色有對愛情的向往,還有戰(zhàn)友情、親情,我想演一個像人一樣的特工,不想演一個像神一樣的十項全能選手。”
朱亞文也表示拍攝的過程很難受,讓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就兩個字“走啊”,“這兩個字比較貼合我們這個戲的主題,就是把最后一顆子彈留給自己。每一個人都在用生命詮釋著這樣一個精神。”
聊起拍攝《懸崖之上》的感受,沙溢說:“冷,特別冷。最深的雪基本上快齊腰了,我們還用風機吹那個雪,那個時候我鍛煉也少。第一天拍完之后,我就感覺腰酸背疼,每天起床都得扶著床往下走,但是跟導演在一起,真的是學習了很多,開心。而且導演很會啟發(fā)演員,讓我們慢慢走進人物,塑造好。”
嘉賓爆料
片中一個車牌是張導女兒生日
白巖松、孫紅雷、高群書等嘉賓紛紛對影片給予了盛贊,白巖松笑說《懸崖之上》放映時,影院的廁所全可以關閉,“因為沒有尿點了”。他稱贊張藝謀導演像25歲,《懸崖之上》給他帶來了新的狀態(tài)。
孫紅雷則笑說,導演應該是22歲。孫紅雷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張藝謀的電影《我的父親母親》,“導演跟我說,孫紅雷如果有一天你到街上有人認出你,找你簽名,你這角色就演失敗了。從那天我就開始琢磨導演對我的要求,終于有一天在拍一場戲時,多少參透了一點表演是什么樣子,所以我一直認為張藝謀老師是我的啟蒙老師。”
章子怡還透露了一個小細節(jié),原來影片中一輛車的車牌是1227,“那是導演女兒的生日,張藝謀導演把自己女兒的生日放在車牌上,很多人看不到這個細節(jié)。因為我女兒的生日也是1227,所以對這個數(shù)字特別敏感。”
《懸崖之上》將于4月30日全國公映,4月29日繼續(xù)超前點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