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該劇的主演,同時身兼藝術(shù)總監(jiān)的演員張嘉益對于《裝臺》收獲的成績既意外又頗為驕傲。在他看來,《裝臺》的成功一方面基于原有小說文本的扎實基礎(chǔ),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整個主創(chuàng)班底在表演和內(nèi)容上對品質(zhì)的堅持。《裝臺》中大量起用了西安籍演員,如張嘉益、閆妮、姬他、孫浩等人都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就連飾演裝臺隊伍的演員也幾乎都是陜西本地人。劇中為照顧觀眾而采用的“陜普”,盡可能多地保留了陜西當(dāng)?shù)胤窖缘囊恍╆P(guān)鍵用詞,同時大量地采用了陜西當(dāng)?shù)孛朗常瑏碚宫F(xiàn)西安本地的城市面貌以及陜西人獨特的生活方式。
張嘉益飾演的裝臺人刁大順,就是一個出生在西安城中村、土生土長的本地市民。“裝臺”這一特殊工種,一方面帶有農(nóng)民工進城務(wù)工的時代特色,另一方面又承接了與當(dāng)?shù)氐胤綉騽∮兄芮嘘P(guān)系的幕后工作。用張嘉益的話說,裝臺人本來就在演員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我們拍影視劇時前期的美術(shù)和置景,就和他們的工作性質(zhì)相近。”為了更多了解裝臺人的生存狀況,整個劇組在開拍前一個月提前進入城中村體驗生活,“跟真正的裝臺人一起生活,了解他們的工作狀態(tài)。在拍行業(yè)劇的時候,演員要想走進人物,必須去體驗生活,這一課是必不可少的。”他說。
《裝臺》塑造了國產(chǎn)電視劇里極為少見的人物群像,不管是秦腔團不怒自威的瞿團長,還是雞賊算計又上下奔走的主任鐵扣,就連裝臺隊伍里形形色色的工人們也都極為生動有趣。老實巴交的農(nóng)村孩子墩墩,嘴欠雞賊的猴子,悶頭出力氣的大雀,還有城中村里時不時出現(xiàn)的疤叔、黑總,都極富個性色彩,讓人過目不忘。張嘉益表示,這得益于整個劇組要打破表演套路的堅持,“在這部戲上,很多時候就是我們不斷要求自己,同時也跟很多演員在談,我們要不斷的重新進入生活。其實生活的細(xì)節(jié)總是不同的,也沒有哪個表演的套路能去套取出來,每一個人物都是生動與不同的。你一定要融入這個生活情境當(dāng)中,去觀察生活,才能夠與更多普通人的生活情感產(chǎn)生共鳴。”
張嘉益坦言,拍攝西安題材的作品對陜西籍的藝人有天然的親近感,“主創(chuàng)團隊都是陜西人,他們對西安也都非常了解。大家對家鄉(xiāng)充滿了熱愛,而且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地方我們都是熟悉的,包括每一個季節(jié)的溫度,我都能感覺得到。”據(jù)他介紹,劇中拍攝的城中村刁家村旁邊,就是他小時候上過的小學(xué)。劇中出現(xiàn)的陜西美食他也都十分了解,對于不少觀眾因為這部劇而愛上了陜西美食,張嘉益也表示十分自豪,“其實作為陜西的影視人我很驕傲,因為陜西的影視確實在中國電影史上有濃重的一筆。陜西的文化氛圍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有著深厚的底蘊。陜西影視能夠承擔(dān)起更多厚重、充滿正能量的東西,我們有很多作品是有這個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