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東方衛(wèi)視播出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我的金山銀山》節(jié)奏明快、風格清新,這部年輕化的主旋律作品以喜劇的方式塑造了30多位生動的人物形象,呈現(xiàn)了農村脫貧攻堅中一個個笑中有情、喜中有淚的故事。
《我的金山銀山》總導演是沈嚴,其作品一向以現(xiàn)實和精品氣質為特色,他導演的《中國式離婚》《中國式關系》《我的前半生》都是收視口碑雙豐收的作品。《我的金山銀山》雖然故事背景從城市到了農村,但依舊延續(xù)了精品劇的氣質。開拍前,總導演沈嚴就為該劇定下了“貼近生活、還原生活,在戲劇中挖掘生活的閃光點,做一個扎實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總體要求。
身為80后的賁放導演在具體執(zhí)行拍攝中,也是秉持著做一部不一樣的主旋律劇的初心。“主旋律劇一定要避免喊口號。”賁放導演透露,劇中絕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根據(jù)編劇深入幾十個貧困村采集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憑空想的故事遠不及生活帶給我們的故事精彩。”
互聯(lián)網時代的農村已經與人們傳統(tǒng)印象中的模樣不同了,《我的金山銀山》中年輕人的行為方式、臺詞也緊隨時代步伐,比如湯婉頂著一頭紅發(fā)在網上打“英雄聯(lián)盟”,大寶貝湯非辭職的原因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把更多年輕元素帶入到劇里,正是制片方讓80后的賁放做導演的原因之一,“很多喜劇梗都是為當下年輕人量身打造的。劇中的湯亮、范白露、范奮斗、湯婉、大寶貝,這些年輕人都非常接地氣。”賁放說。